鍛件資訊
2020-04-16 11:30
在鍛造、軋制等熱成形過程中,需要將變形金屬加熱到一定的溫度進行成形,獲得所需 要的形狀和尺寸。鍛前加熱的主要目的是:提高金屬的塑性,以利于鍛件成形和獲得良好的 組織和性能;降低變形抗力,以便減少加工設備的能耗及提高鍛模的使用壽命。鍛前加熱是整個鍛造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,對提高鍛件生產率、保證鍛件質量及節約能源消耗等都有直接影響。鍛造前金屬的加熱方法,按采用的熱源不同,分為火焰加熱和電加熱兩大類。


1.合理選擇變形溫度和變形速度
合理選擇變形時的變形溫度和變形速度,保證金屬在成形時具有良好的塑性,對于塑性 成形十分重要。若選擇變形溫度過高,則容易使變形金屬產生過熱導致晶粒粗大,若選擇溫 度過低,金屬變形時會產生加工硬化,增加變形抗力,降低金屬的塑性,嚴重時會導致變形 開裂。對于變形速度敏感性高的材料,要合理的選擇變形速度。一般情況,錘類設備的變形 速度最高,液壓機變形速度最低,壓力機的變形速度介于兩者之間。如對于鎂合金鍛造適用 于在壓力機進行,如果要在錘上模鍛,最好開始時輕擊,隨著形槽的充滿,再逐漸加大每錘 鍛造時的變形程度。
2.合理選擇變形方式
變形方式的選擇,直接影響變形體在形腔中的塑性流動和應力狀態。如坯料在變形時所 承受的壓應力數目越多,其塑性越好,因此,塑性變形時,對于塑性低的材料,可采用一些 措施來增加三向壓應力狀態,防止坯料開裂。例如鐓粗時,可采用活動套環或包套等有利于 成形,拔長時采用型砧拔長有利于成形,提高拔長效率。
變形方式的選擇,直接影響變形體在形腔中的塑性流動和應力狀態。如坯料在變形時所 承受的壓應力數目越多,其塑性越好,因此,塑性變形時,對于塑性低的材料,可采用一些 措施來增加三向壓應力狀態,防止坯料開裂。例如鐓粗時,可采用活動套環或包套等有利于 成形,拔長時采用型砧拔長有利于成形,提高拔長效率。
3.提高材料成分與組織的均勻性
合金鑄錠的化學成分和組織性能很不均勻,塑性加工前可進行高溫擴散退火,使鑄錠內 組織和成分均勻,可提高材料的塑性。例如鎂合金MA3在400°C下進行高溫均勻化處理 10h,在壓力機上的壓縮變形程度可達75%以上,但若不進行高溫均勻化處理,允許的變形 程度僅為45%左右。對于高合金鋼錠,根據成分的不同,可在1050?1150X:甚至更高一些 的溫度范圍內長時間保溫,同樣可獲得良好的效果。于高溫均勻化處理生產周期長、耗費大,所以可用適當延長鍛造加熱時出爐保溫時間來代替,其不足之處是降低生產率,且應注 意避免晶粒粗大。
4.減少不均勻變形程度
不均勻變形會引起附加應力,導致坯料塑性的降低,促使裂紋的產生。減少不均勻變形 常采用的措施有:合理的操作規范、良好的潤滑、合適的工模具形狀等都能減小變形的不均勻性。如拔長時,選擇合適的送進量,若送進量過小,就有可能造成坯料中心鍛不透,產生 附加應力,嚴重時形成心部裂紋;鐓粗時采用疊料鐓粗、軟金屬墊片等鐓粗有利于減小毛坯 的鼓形,防止表面產生裂紋。

不均勻變形會引起附加應力,導致坯料塑性的降低,促使裂紋的產生。減少不均勻變形 常采用的措施有:合理的操作規范、良好的潤滑、合適的工模具形狀等都能減小變形的不均勻性。如拔長時,選擇合適的送進量,若送進量過小,就有可能造成坯料中心鍛不透,產生 附加應力,嚴重時形成心部裂紋;鐓粗時采用疊料鐓粗、軟金屬墊片等鐓粗有利于減小毛坯 的鼓形,防止表面產生裂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