鍛件資訊
2020-04-16 11:47
鍛件鍛后的冷卻方法主要有:鍛后空冷、鍛后坑(箱)冷、鍛后爐冷三種方式。
1.在空氣中冷卻
鍛件鍛后單個或成堆直接放在車間地面上冷卻,但不能放在潮濕地面或金屬板上,也不 要放在有過堂風的地方,以免鍛件冷卻不均或局部急冷引起裂紋,鍛后空冷冷卻速度較快。
2.在坑(箱)內冷卻
鍛件鍛后放在緩冷坑、地坑或鐵箱中封閉冷卻,或埋人在砂子、石灰或爐渣內冷卻。一 般鍛件入砂溫度不應低于500°C,周圍積砂厚度不能少于80mm。鍛件在坑內的冷卻速度, 可以通過不同絕熱材料及保溫介質來進行調節,一般鍛件從緩冷介質中取出的溫度應不高 于 1.50。。。
3.在爐中冷卻
鍛件鍛后直接裝入爐中按一定的冷卻規范緩慢冷卻。爐冷可通過控制爐溫準確實現規定 的冷卻速度,因此適于高合金鋼、特殊鋼鍛件及各種大型鍛件的鍛后冷卻。一般鍛件人爐時 的溫度不得低于600?650°C,裝料時的爐溫應與人爐鍛件溫度相當。常用的冷卻規范有等 溫冷卻和起伏等溫冷卻等。

制訂鍛件鍛后的冷卻規范,關鍵是選擇合適的冷卻速度,以免產生前述的冷卻缺陷。通 常,鍛后冷卻規范是根據坯料的化學成分、組織特點、原料狀態和斷面尺寸等因素,參照有 關手冊資料確定。一般來說,坯料的化學成分越簡單,鍛后冷卻速度越快,反之則慢。對碳鋼與低合金鋼 鍛件,鍛后可采取空冷。而合金成分復雜的中、高合金鋼鍛件或淬透性髙的鍛件,鍛后應采取坑冷或爐冷。碳素工具鋼,合金工具鋼及軸承鋼等含碳較高的鋼種,如果鍛后采取緩慢冷卻,在晶界 會析出網狀碳化物,將嚴重影響鍛件使用性能。因此,這類鍛件在鍛后先空冷、鼓風或噴霧 快速冷卻到700°C,然后再把鍛件放入坑中或爐中緩慢冷卻。奧氏體鋼、鐵素體鋼等沒有相變的鋼種,由于鍛后冷卻過程無相變,可采取快速冷卻。 此外,為了獲得單相組織,防止鐵素體鋼475°C發生緩冷脆性,也要求快速冷卻。所以,這 類鍛件鍛后可采用空冷。對于空冷淬火的鋼種,如貝氏體鋼、馬氏體不銹鋼、高速鋼、高合金工具鋼等,因空冷 可發生貝氏體、馬氏體相變,會引起較大的組織應力,而且容易產生冷卻裂紋。所以,這類 鍛件鍛后應該緩慢冷卻。對于白點敏感的鋼種,如鉻鎳鋼等,為了防止冷卻過程產生白點,應按一定冷卻范進 行爐冷。
采用鋼材鍛造的鍛件,鍛后的冷卻速度可快些,而用鋼錠鍛造的鍛件,鍛后的冷卻速度要慢。此外,對于斷面尺寸大的鍛件,因冷卻溫度應力大,在鍛后應緩慢冷卻,而對斷面尺 寸小的鍛件,鍛后則可快速冷卻。